登镇江北固山
登镇江北固山
黎云昆
去镇江有好几次了,每一次去,必登北固山。
我喜欢北固山,不是因为山上有甘露寺,刘备在那招过亲,而是源于辛弃疾的那首气壮山河的词:“何处望神州?满眼风光北固楼。千古兴亡多少事?悠悠。不尽长江滚滚流。 年少万兜鍪,坐断东南战未休。天下英雄谁敌手?曹刘。生子当如孙仲谋。”(《南乡子·登京口北固亭有怀》)(图1)
图注:
图1
北固山也曾被称作北顾山。《梁书》载:“(梁武帝)十年……己酉,幸京口城北固楼,改名北顾。”站在山巅,北面即是大好江山。
进得景区大门,穿过花园,便是东吴古道。拾阶而上,左侧是高耸入云的城墙,下部是石块垒砌,上部是青砖砌成,古意盎然(图2)。这高大雄伟的城墙,在冷兵器时代,是难以攻破的。
图注:
图2
进得山门,便是长廊(图3)。长廊原在天王殿后,随山侧上,直向峰顶。共有二十一间,墙面嵌石刻碑记。相传吴国太在甘露寺相婿的时候,孙权尝伏刀斧手于廊中,被国太叱退。
图注:
图3
长廊中最著名的石刻是南朝梁武帝书题的“天下第一江山”(图4)。上款为延陵吴琚。吴琚,南宋孝宗、光宗时人,著名的书法家,字居父,号云壑。其父是宋高宗吴皇后的弟弟,其母是秦桧的长孙女,家势显赫。此为其任润州(镇江)刺史时所临摹的梁武帝手书。延陵,即今之常州。下款为“康熙乙巳镇江府通判武乡程康庄勒石”。武乡,今山西长治市下辖县。程康庄,字坦如,别号昆仑。清武乡县信义村人,工部尚书程启南嫡孙。明崇祯六年(1633)正榜拔贡,清顺治十七年(1660)任江苏镇江府通判。此为其任内石刻。
图注:
图4
“天下第一江山”石刻对面过两个拱门,即为著名的甘露寺(图5)。相传,刘备招亲即在此处。世传甘露寺创建于东吴初年,周瑜设计以孙权之妹为饵诱刘备到东吴,欲趁机幽囚他以换取荆州。诸葛亮将计就计,促使吴国太到甘露寺相婿,结果孙刘联盟,弄假成真。后李德裕扩基重建。建寺时甘露降瑞,因名甘露寺。
图注:
图5
甘露寺旁有一小院,院中一株古丝棉木高大挺拔,枝叶繁茂,为古寺增色不少(图6)。
图注:
图6
北固山顶即北固楼(图7)。门楣上匾“东南胜慨”,门前楹联:“气吞吴楚,看六代枭雄,此处曾留霸业;浪涌乾坤,叹千秋骚客,斯楼独望神州!”登楼远望,长江天堑,尽在眼底,焦山、金山一览无余。想当年,辛弃疾登此楼,发出“何处望神州?”的感叹。那时,北望山河,“尧之都、舜之壤、禹之封”的中原大地,尽丧敌手。实在令词人扼腕三叹,痛心疾首。
图注:
图7
北固楼后,有一石羊,作跪地恭顺状(图8)。羊身上刻“狠石”二字。据介绍,此石为孙刘两家联盟的物证。当此之时,曹操率百万大军南下,孙刘两家只有发狠盟誓,共抗曹操。除此之外,别无出路。所不解的是,既然是狠石,就应取一发狠的图像,如云雷之龙,咆哮之虎,为何搞一恭顺的石羊?可能是,如若孙刘两家不能共拒曹操,他们的结局,就是跪地求饶、任人宰割的山羊!
图注:
图8
由狠石前行,是一木亭,双层结构,亭匾上题“是岸”二字(图9 )。的确,行至此处,前路为大江阻隔,唯有“回头是岸”
图注:
图9
从此下山,至溜马涧。现今为一广场。溜马涧,又名走马坡,相传孙权与刘备二人,曾沿此涧,跃马下山,扬鞭上岭,几度纵马驰骋后,方立马于山坡,扬鞭大笑。
此事《三国演义》中也有记载:(孙刘)二人共览之次,江风浩荡,洪波滚雪,白浪掀天。忽见波上一叶小舟,行于江面上,如行平地。玄德叹曰:“‘南人驾船,北人乘马’,信有之也。”孙权闻言自思曰:“刘备此言,戏我不惯乘马耳。”乃令左右牵过马来,飞身上马,驰骤下山,复加鞭上岭,笑谓玄德曰:“南人不能乘马乎?”玄德闻言,撩衣一跃,跃上马背,飞走下山,复驰骋而上。二人立马于山坡之上,扬鞭大笑。至今此处名为“驻马坡”。
据介绍,溜马涧上方悬崖石壁上有明代所刻“勒马”二字,但寻找多时,终未之见也,实为遗憾。
北固山上,这二处景观颇有哲学味道,一为“回头是岸”,二位“悬崖勒马”,确有人生之警示作用。
北固山上还有一唐代日本诗人阿倍仲麻吕的诗碑(图10),《望月望乡》:“翘首望东天,神池奈良边。三笠山顶上。想又皎月圆。” 碑额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,日文部分由日本书道院院长田中冻云题写。中文部分由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题写。
图注:
图10
阿倍仲麻吕十九岁时,被推举为遣唐留学生。不久,即入国子监太学,后留唐朝为官。他五十六岁时,欲随日本遣唐使回国。唐玄宗感念他仕唐几十年,功勋卓著,家有年迈高堂,割爱允求,并任命他为唐朝回聘日本使节。但因遇海难未果而返。最终七十二岁时,逝世于长安。
阿倍仲麻吕不仅学识渊博,才华过人,而且感情丰富,性格豪爽,是一位天才诗人。他和唐代著名诗人名士,如李白、王维、储光羲、赵晔(骅)、包佶等人都有密切交往。他为中日文化交流立下了不朽的功绩。唐代宗追赠他为二品璐州大都督。
北固山现已辟为公园,园中种植的几株木瓜,硕果累累,在阳光下金黄烁烁,格外醒目(图11)。不时有果实落地,咕咚一声,砸在地上。几个上海来此旅游的老人没见过这种果实,从地上捡起,在问过往的行人,是什么果子。于是,一番交谈后,又结识了几个上海的老友。
图注:
图11